各位好,

今次跟大家分享幾個主題:

  • 貿易戰下的海外倉、
  • 拼多多的物流、
  • “運去哪”獲C輪融資、
  • 新能源物流車,
  • 最後是中國快遞市場發展。

 

祝周末閱讀愉快!

Cheers,

Winnie

研究及發展委員會主席

香港物流協會

***

1. 貿易戰下,我們的海外倉還好嗎?

中美貿易戰下, 清關政策的收緊和因關稅暴漲引 發的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直接給海外倉帶來的是更高的庫存成本、更多的滯銷滯壓,乃至關稅新政帶來的違法關停風險,給本就存在貨物爆倉、成本高企、產品品質不穩和難退換貨等問題的諸多海外倉帶來更大的危機。而且,中美衝突加劇可能會帶來歐、日、韓、俄等國“選邊站隊”,受到影響的海外倉將不僅僅是中美兩國之間,而可能涉及全球更多地區。

海外倉需要未雨綢繆,主動做好政策性調整,特別是首當其衝的美國跨境物流市場:

  • 跨境電商和第三方物流企業重點在於讀懂加稅品類,選擇加稅較低的適銷商品,並利用互聯網資訊優勢精准完善報關資料,規避漏報、誤報等致命性風險。
  • 在適銷商品系列中再次遴選符合海外倉運營特點的需求相對穩定、產品品質有保障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功能性產品。
  • 劃分跨境電商海外倉的保障屬性和第三方物流海外倉的利潤屬性,定位海外倉的“以儲代運”功能間資源優化的“運儲倉配”本質,利用規模企業分佈在海外不同地域的海外倉群實現“結點成網”,利用規模企業海外與國內佈局“保稅”雙向姊妹倉,構建基於數位化的一體化清關平臺。
  • 以共用海外倉資源,形成聯盟企業的海外倉“結點成網”,逐步形成基於數字的聯盟企業間合作通關、報檢、外匯結算和退繳稅等全球清關綜合貿易服務平臺。
  • 在“結點成網”的海外倉網路基礎上加大倉儲自動化、智慧化和智慧化運作管理程度以適應海外消費者對採購及時交付的需求。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物流時代週刊」,2019-6-20, “貿易戰下,我們的海外倉還好嗎?”,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czMTM5Mw==&mid=2649879429&idx=3&sn=b2fdd29abf016c69cb519a664822b77d&chksm=beb4482b89c3c13d1873107c69ef31d07ecfedbd7fdad009fd2d6b71758948efc8ebd8ab2417&mpshare=1&scene=1&srcid=&pass_ticket=p1M6ztodcSXksD%2FXgebx%2BabvqyuurbXlJ1pDqZ9DD4v1NrDtfaBJqG6%2FVmCqUlru#rd

 

2. 拼多多的物流

七大主流平臺的618促銷期(1—18日)內,全網交易總額達到了3180.75億元,同比增長11.8%;主流電商網站銷售排名依次為:京東、天貓、拼多多、蘇寧易購和網易電商。曾經的“貓狗大戰”,如今被認為演變為了“貓狗拼”三分天下。

截至6月18日晚間19:40,拼多多平臺在618期間訂單數突破10.8億筆,GMV同比增長超過300%,近7成訂單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該平臺3C產品在下沉市場訂單量同比增速首次超過一二線城市,水果生鮮、食品等農(副)產品訂單中,約七成來自一二線。

資料顯示,拼多多電商件量已經達到中國快遞總量的20%,這樣的量級可以和一家一線快遞企業的業務量相匹敵。而且從包裹增速來看,拼多多2018年158.14%的同比增速,是全國快遞行業平均增速的5.95倍。從拼多多電子面單支援的快遞企業看,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及郵政,除了韻達以及國家隊郵政,其他都與阿里系有著資本綁定。

 

隨著互聯網紅利殆盡,一二線城市用戶增長乏力,低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愈發被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重視。反觀拼多多,高舉“升級”大旗,意欲反攻一二線城市。未來,競爭更加激烈顯而易見。

從行業角度看,拼多多的訂單來自三四線城市比較多,票單價格比較低。拼多多大商戶會以單量優勢來和快遞企業取得優惠的價格。有報導稱,在深圳華強北,如果每天的訂單量達到1000單以上,快遞費可以談到2.6元-2.8元/單。這樣的價格,當下謀求發展品質的快遞企業不一定樂意接受。而且,一線快遞員也對拼多多的訂單頗多怨言。

如果拼多多更加深度的“成為物流的參與者”,它有哪些方式?學習京東自建物流?收購或者投資一家快遞企業?學習菜鳥網路,再建一個平臺?與騰訊方面深度合作? 與郵政方面深度合作?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物流指聞」,2019-6-20, “交鋒618:拼多多的物流,讓人放心不下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U3OTI0MA==&mid=2651236091&idx=2&sn=ec3404938f783a7b36998952d657ff50&chksm=bd562d3c8a21a42a31063607714d25909c751c64f7995800f4b0b8688de6731797b32b12ee9a&mpshare=1&scene=1&srcid=&pass_ticket=p1M6ztodcSXksD%2FXgebx%2BabvqyuurbXlJ1pDqZ9DD4v1NrDtfaBJqG6%2FVmCqUlru#rd

 

3. “運去哪”獲7000萬美元C輪融資

2019年,全球航運業的數位化腳步不斷提速。

  • 今年2月,美國數位化貨運代理商Flexport完成了軟銀願景領投的10億美元投資,估值突破32億美元;
  • 4月,馬士基、地中海航運、赫伯羅特、海洋網聯船務等船公司集體聯手,成立數字集裝箱航運協會,旨在促進集裝箱航運業的資訊技術標準化。
  • 而作為中國本土的跨境物流服務平臺,“運去哪”此次完成重量級C輪融資,國內跨境物流產業的數位化升級或將迎來新的高潮。

6月11日,“運去哪”正式宣佈已完成新一輪7000萬美元C輪融資,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航運科技領域最大一筆單輪融資。“運去哪”目前已通過大數據系統連接港口、船公司、倉庫、拖車等數據節點,實現從起運地到目的地全程物流可視化,提供包括海運、空運、陸運、倉儲、報關、保險等在內一站式國際物流綜合服務。對於企業來說,可以通過“運去哪”平臺,實現線上報價、線上下單、線上物流追蹤等功能,從而提高自身供應鏈的敏捷性與可靠性,讓國際物流像收發快遞一樣高效。自2015年上線至今,“運去哪”已累計服務超過1萬家企業,平臺各航線總運價超過15萬條,預計2019年平臺承運量將達到30萬TEU。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B2B內參」,2019-6-11, “重磅!“運去哪”獲7000萬美元C輪融資 紅杉中國、Coatue聯合領投 “,https://mp.weixin.qq.com/s/ch3Dnaz6KJsWv7M9e8EhyQ

 

4. 新能源物流車

根據交通運輸部門的報告顯示,2015年以來,新能源物流車呈爆發式增長,2017年的同比增幅高達152%。以當前新能源物流車主要的應用領域城市配送來看,規模超過2萬億元,保守估計,城配車輛1200萬輛以上。但目前,新能源物流車市場滲透率僅有2%左右,市場潛力巨大。按照每輛車每天行駛150公里、電價1元/度、油價6.25元/升來計算,燃油車替換為純電動物流車後,一輛車每天可節省33元,一年可至少節省萬元。在節能減排方面,年二氧化碳減排量可達到7000千克。

物流行業中,菜鳥、京東物流、蘇寧物流、順豐、通達性、郵政等都在推行使用新能源物流車,發展綠色交通工具:

  • 菜鳥網路:新能源物流車通過搭建“菜鳥智慧大腦”,根據訂單的動態,生成最優的配送線路,並根據業務和道路情景自主的感知動態調整頁面,實現與司機的互動,實現智慧化的運輸、配送等。
  • 京東物流:不止是跟新能源汽車的企業進行合作,也在充電樁、物流技術、資料分析、無人貨車等方面與其他企業共同探索智慧新能源物流車,與合作夥伴在推動商業化應用的過程中,為行業提供更加全景化、智慧化、市場化、定制化的產品。兩年內將全國所有的自營車換成新能源車,再用3年替換所有合作夥伴車為新能源車。
  • 蘇寧物流:主要應用及門店調撥、快遞點調撥、最後一公里等配送場景。
  • 順豐、郵政等:順豐主要通過與車企的合作,購買車企的新能源車在自己的物流領域進行實地應用。郵政啟動了綠色郵政行動,力推綠色運輸,計畫到2020年實現城市新增新能源投遞車輛占比達到100%。

前景雖好,痛點仍存

  • 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兩條技術線路在物流車的應用上仍處於起步階段,未來還需要慢慢的探索和應用。
  • 政策方面還需要再規範細化,例如很多新能源物流車在很多地方被劃分為貨車,沒有路權,便導致行駛過程中繞路,造成運輸效率的降低。
  •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李成較低、充電設施跟不上等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掌鏈傳媒」,2019-6-10, “被菜鳥、京東、蘇寧、順豐等爭寵的新能源物流車遭遇著哪些“成長煩惱”?”,https://mp.weixin.qq.com/s/f9A1RoITtACAAGzh0DgtJg

 

5. 中國快遞市場的競爭現狀與發展趨勢

2018年,中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038.4億元,同比增長21.8%。快遞業務量連續五年蟬聯世界第一。

2018年順豐與通達系快遞企業總業務量占中國快遞總業務量的61.4%,相比較2017的57.3%,市場占比提升4.1個百分比,快遞頭部企業市場占比持續擴張,中小企業生存空間不斷縮減,需要避免同質化競爭,尋找合適的發展方向。

快遞市場同質化嚴重快遞企業逐漸走向微利化、無利化、虧損化的狀態;同時電商企業涉足快遞業,造成了傳統快遞企業業務流量的轉移和流失。在這種境況下,快遞企業延伸產業鏈,紛紛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儲運」,2019-6-20, “【透視】56頁PPT解讀中國快遞市場的競爭現狀與發展趨勢 “, https://mp.weixin.qq.com/s/Jznf_8p2H-59Vqf-yQpcMw

 

香港物流協會版權聲明

文章內容或意見分享歸屬於原文作者、編者或相關機構(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軟件、編排及頁面設計等) 的版權和其他相關知識產權。香港物流協會轉載旨在傳遞訊息之目的予本會會員,並不含意贊同其觀點及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任何會員未經原文作者、編者或相關機構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或發表。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其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糾紛、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等,均由轉載或引用者自行承擔其法律責任,本會不承擔相關連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