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物樞紐的地位將被動搖
香港物流協會會員眾多,遍佈物流業各個範疇,包括 : 海運、陸運、空運、速遞、貨物儲存及增值服務、供應鏈管理等。本會收集會員就各自服務範疇的現況以及對未來看法的意見,向政府反應業界所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期望政府幫助業界面對困難,共渡難關,更重要是維持香港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如果任由這現狀再持續三個月,勢將超越臨界點,香港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將被嚴重動搖,業界也將難以生存。
就著疫情持續對香港物流業界的影響,本會歸納意見如下 :
中港陸路貨運(停頓、長時間、成本飇升、貨源大幅流失)
疫情發展至今,以往正常的跨境陸路貨物運輸已接近停頓,跨境司機失業,過萬家庭受影響。
- 由於深圳方面的檢疫安排,導致運費大幅飇升。以深圳區內運費為例, 短短三個月內,每隻40尺貨櫃的運費由 HK$2,500 – 3,000上升至 HK$15,000 – 17,000,升幅5至6倍。
- 所需要的運輸時間亦由 4 – 6小時增加至24 – 72小時,耗時6至12倍。
各環節的不協調,大幅增加排隊等侯時間及加班成本,這樣的突變,導致貨源大量流失,直接動搖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並且產生連鎖效應,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本港各行各業,包括 : 零售、餐飲、衛生藥品,生活用品、以至工商所需的物資、物料、工具和設備等的及時供應和配送,使經濟和民生大受影響物價上升。
空運(停飛、貨物流失、成本飇升、不選擇香港作中轉)
- 客機停飛,失去大量機肚的貨運力,導致有貨無運力的情況嚴重。
- 由於中港陸路運輸受阻,原先預訂以空運轉口外國的貨物未能如期抵港,包機被迫取消,最嚴重的情況曾經是一週取消三班包機,貨物最終由其它內地機場空運出口。這情況若然形成為常態,將來貨物不會再選擇香港作中轉出口地。
- 要求分開內地與國際航班機組人員,除增加經營成本外,亦會影響營運效率。
- 政府對機組人員的管控方式及工具,增加企業行政管理成本,例如電子手帶的準確性失誤,需要企業增加大量人手協調。
- 外籍飛機師難以適應本港的檢疫方式,已開始產生離職潮。
- 撤銷「禁飛令」後首個星期,抵港客機架次不升反跌,4月首周的客機抵港數字只有138班,比起上星期解除禁飛令前313班,再次反映香港嚴苛的檢疫及入境限制措施嚇怕外來者。
內河航運(時間長、成本高、影響香港與大灣區之融合)
雖然中港兩地政府積極協調,從新開通多條內河航線以彌補陸路運力不足問題,但是:
- 運送時間長,水路運輸從落單至收到貨要5天(以前是1天)
- 受到內地出口報關流程困擾,從報關出口到客户手上,現時的水路運輸要用7至14天以上不等的時間(以前是3天)
- 價格昂貴 (以深圳河運費為例,每隻40尺貨櫃的運費達到HK$13,000 – 17,000) ,並且不確保最終運價上升。成本係以前的4至5倍,最终推高貨價並轉架消費者
- 兩地碼頭的內河裝卸能力不足,本港碼頭超負荷使提櫃費時,排隊輪侯時間需4至5小時,令接貨的貨倉要加班處理遲來的貨櫃令成本上升
對本地銷售商及物流公司的影響
- 由於船期的不確定性,令存貨策略無所適從,做成缺貨情况,影響銷售
- 在沒有其它選擇的情況下,貨主及貨運代理暫時仍會選用內河航運作為臨時解決方案。但是,基於上述因素,相信貨主及貨運代理未來會更積極尋求或選擇採用香港以外的貨物出口/轉運口岸。情况若不改善,會削弱華南區及香港物流業競爭力
對在華南工廠供港貨物的影響
- 內地出口費用增加30%
- 運輸成本比以往陸路從工廠到香港增加3至5倍
- 中長期,銷售商及物流公司會放棄於華南區内設置倉庫,影響香港與大灣區之融合
政府支援不到位-幫倒忙 (與業界協調不足)
- 以科技劵的申請為例,申請時間長手續繁複,政府委任的審核機構對業界運作不熟識,浪費申請者大量時間及金錢,甚至最終被迫放棄申請。
- 政府百分百擔保貸款利息過高,沒有實質幫助,使申請者卻步。
- 政府部門硬推公務員在家辦公,並未顧及其對香港經濟産生打擊。例如,工業貿易署「戰略物品管制組」,限制每個申請企業不論所申請的進出口許可証多少,由署方單方面決定每月只可以取証一次,並且必須由公司職員在指定的15分鐘時段內辦理,不接受速遞公司代辦,對海、陸、空操作造成重重障礙。
- 政府只為零售業爭取業主暫緩繳交租金,卻沒有顧及物流業亦是零售業停罷的直接受害者。事實上,物流業亦要租用倉庫為零售業提供存貨管理服務,如今零售業停罷,物流業沒有正常的進出倉庫作業收入,卻要繼續承擔昂貴倉庫租金,而倉租佔物流公司營運現金比例甚高,導致物流業界只有支出沒有收入的困境。
綜合向業界所收集的意見,本會建議 :
- 政府必須盡快與內地政府協調,恢復中港尤其是大湾區與香港特區之間陸路運輸的正常通關及運作程序,優化現有防疫制度,取消貨運口岸全面接駁模式。
- 給予中港跨境業務企業政策補貼,如: 一筆過抗疫基金,保就業經濟援助,燃油支出補貼等。公司稅務減免,降低中港貨車牌費,入口稅等豁免車用柴油進口稅半年,由2022年5月至10月爲止。
- 支援業界,各盡所能,發揮香港所長。爭取貨源回升,避免裁員或結業,乃至與海外的供應鏈得以重回正軌。
- 迫在眉睫,如果任由這現狀再持續三個月,尤其在貨運旺季來臨前仍無法改善,貨物流動將繞過香港,形成新的物流途徑常態。
- 屆時香港國際物流樞紐地位將會被動搖,為民生以至香港整體經濟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或難以逆轉的局面,對大灣區的順利發展也帶來影響。
就此,我們懇請政府為物流業復蘇推出更多更實質有效的措施。
香港物流協會
2022年4月12日
垂詢詳情,請聯絡香港物流協會 ,電話: 2777 9656,電郵: info@hkl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