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20年8月13日(即時)自一月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以來,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各國採取的防疫抗疫措施,令經濟活動陷入停擺,環球供應鏈受阻延,香港作為區内的重要轉口港,各貨運物流產業鏈的持份者,包括海陸空運輸、貨運代理、物流倉儲等均受到嚴重衝擊。
根據統計數字,今年香港首四個月的總貨運量已較去年同期下跌4.3%,但較2018年則下跌9%;當中空運及陸路運輸的貨運量均錄得雙位數字的下跌(11%及14.5%);至於貨櫃吞吐量,則較2019及2018年分別下跌7.3%及14%。
疫情肆虐,經濟前景不明朗,過去數月,付運貨物不是被取消就是延後發送,特別是非生活必須的消費品,各物流產業鏈的持份者的收入大受影響,正面對營運資金不足的問題。近日香港疫情出現第三波,内地加强跨境司機的監管,為免延誤,原經香港處理的跨境貨物亦改為由内地港口直接處理,進一步加劇對香港貨運物流業的衝擊。由於疫情難以在短時間内在全世界消失,全面復工復產無期,若政府未能加大紓困措施力度,估計全港從事貨運物流的3000家企業,有近半將會因財困問題而結業,23萬的從業員中有三成的的員工,約7萬員工會受影響。
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四大支柱的主要行業之一,佔本地生產總值五分之一,並肩負支撐其他產業的發展,對香港的經濟發展至為重要,一旦出現倒閉潮,日後或會出現物流服務瓶頸,影響本港貿易及物流業的競爭力,窒礙發展。
自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先後推出各項收費及牌照費的寬減/豁免;呼籲銀行推出「還息不還本」的安排;及「保就業」計劃等,上述措施確實有助減輕企業的財政負擔,但對於貨運物流業而言,租金還是主要的成本,辦公室及倉儲的租金佔營運開支五至六成不等。在現時的困難時期下,業界希望政府除延續先前的紓困措施外,還應盡快推出「防疫抗疫基金3.0」,以支援業界,共渡時艱。
貨運物流業界要求政府提供的紓困措施綜合如下:
- 要求業主免租及管理費兩個月,政府向企業提供兩個月的租金及管理費補貼;
- 所有政府各項收費繼續寬減/豁免六個月;
- 延長銀行各類「還息不還本」的安排半年;
- 延長「保就業」計劃額外半年,並把65歲或以上沒有強積金戶口的員工納入計劃内;
- 盡快推出「防疫抗疫基金3.0」,延續先前各項的現金補貼,並進行補漏拾遺,確保前兩期抗疫基金遺漏了的界別,能優先處理。
參與團體:香港物流協會(HKLA)、香港物流商會(CHKLI)、香港物流管理人員協會(HKLMSA)、香港物資採購與供銷學會(IPSHK)、香港空運運輸業協會(HAAT)、香港航運物流協會(HKSTLA)、香港貨運物流業協會(HAFFA)、香港貨運航空 (HKC)、香港貨櫃車主聯會(HKCTOA)、香港運輸物流學會(CILTHK)、粵港船運商會( GHKFAL)及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LMCCHKFA)。
垂詢詳情,請聯絡 李鎮強 9858 5080。